由我县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《庄子传说》,2010年列入第二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庄子,名周,字子休,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,卒于公元前286年。庄子传说在战国时期就开始流传,流传于东明的与庄子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,据统计有120多个,经常被老百姓讲说到的有三、四十个,内容涉及庄子的出身来历,蒙的来历、漆园的传说、游历列国、隐住南华及与庄子有关的遗迹、遗存的来历和传说等。这些传说体现了庄子对自然的思索、对社会的审视和对人生自由的追求。
庄子以其精神的自由冲破物质的桎梏,用万物平等张扬和谐花生,凭恣肆浪漫的文字影响后世的文学艺术,借诙谐奇幻的寓言照亮历史的天空,他是中外学者敬仰的中国古代思想家,也是世界公共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文化名人。
东明县庄子传说保护传承中心经过数月的整修、装饰,现已基本完成了展陈布置。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,保护传承中心于2021年元宵节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。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,每天限流1000人次。
中心主要展陈东明县国家级非遗项目《庄子传说》的相关书籍、文献资料、传说故事、图片、碑刻等,大致分为四个部分。
第一部分 南华雅风——庄子传说历史渊源
第二部分 漆园为吏——庄子传说(一)
第三部分 庄周梦蝶——庄子传说(二)
第四部分 南华源流——庄子相关遗迹与实物
利用影像设备播放庄子传说相关视频资料,为群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深入了解和认识庄子传说的平台。
中心内庄子传说相关碑刻
免费开放期间,观众络绎不绝,东明县庄子传说保护传承中心为民众提供了一个认知、学习和交流传统文化的平台,这无论是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还是坚定民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